跳到主要內容區

Top

講授科目(邱源成老師)

arow.gif (1479 bytes)  講授科目:

大學部:機械製造實驗(大三上甲、乙班必修),機械設計實務(大三下選修)
研究所:磨潤學(選修),奈米加工學(選修),磨耗專題(I)、(II)(選修)

 

大學部  
‧ 課程名稱
機械製造實驗
 
 
‧ 課程大綱
一、機械製造實驗簡介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二、車削實驗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八、點焊接實驗
三、銑削與磨削實驗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九、手工具加工實驗 
四、鑽削、攻螺絲實驗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十、精密量測實驗
五、CNC程式設計實驗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十一、放電加工實驗
六、CNC加工實驗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十二、校外工廠參訪
七、摩擦攪拌銲接實驗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‧ 學習目標
1. 讓學生瞭解製造一部機器所需的各種加工技術。
2. 讓學生熟悉鉗、鑽、焊、放電等基本加工技術,數值控制工具機之程式設計和加工程序,以及靈巧便用各種量測尺寸和精度之儀器。
3. 讓學生見習產業界生產現況,增強實作能力與經驗,以利畢業後快速適應職場,發揮潛能。
‧ 授課方式
講解實驗原理、實驗、工廠參觀
‧ 參考書/教科書
1. 蔡德藏,2003,實用機工學,全華科技圖書公司,台北市
2. 呂明茂,2006,機械工作法及實習,台灣復文興業公司,台南市
3. 黃啟三,2003,機械工廠實習,五南圖書公司,台北市
4. 邱源成,2007,機械製造實驗教材,國立中山大學機電系,高雄市
‧ 課程內容、進度、與閱讀文獻
一、機械製造實驗簡介(4週)               八、點焊接實驗 (0.5週)
二、車削實驗 (2週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九、手工具加工實驗 (1週)
三、銑削與磨削實驗 (2週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十、精密量測實驗(1週)
四、鑽削、攻螺絲實驗(1週)         十一、放電加工實驗(1.5週)
五、CNC程式設計(1週)          十二、管件液壓成形實驗(0.5週)
六、CNC加工實驗 (1週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十三、校外工廠參訪(1週)
七、摩擦攪拌銲接實驗 (0.5週)         十四、期末考試

 
‧ 評量方式
1.實驗積極性(含出席率、遲到早退程度、用心程度)佔40%。
2.實驗報告內容充實性(依實驗報告之格式及內容彙整書寫以及自我表達程度)佔40%。
3.期末考試 成績佔20% 
機械設計實務
課程大綱
1.元件視圖能力鑑定 
 2.CNS機械製圖規範 
 3.實際元件視圖描繪 
 4.軸與聯軸器設計與製圖 
 5.軸承座模組設計與製圖 
 6.機械模組設計現場指導 
 7.校外參觀設計製造公司
課程目標
培養學生將以往修習的設計與製造之基礎課程,能實際應用於機械模組乃至整體機械設備之設計,以便成為優秀的機械設計工程師。
授課方式
1.講授 
2.分組現場指導
3.校外參觀設計製造公司
評分方式﹝評分標準及比例﹞
1.設計製圖報告二次各佔40% 
2.考試20%
參考書/教科書/閱讀文獻
1.陳朝光、王明庸、黃泰翔,1992,機械設計製圖,高立圖書公司,台北 
2.謝文欽主編,1999,電腦輔助機械製圖,全賢圖書公司,台北
3.邱源成編 ,機械設計實務教材
課程內容、進度、與閱讀文獻
第1~2週 元件視圖能力鑑定 
第3~5週 CNS機械製圖規範 
第6週 實際元件視圖描繪 
第7~10週 軸與聯軸器設計與製圖 
第11~14週軸承座模組設計與製圖 
第15~18週 機械模組設計現場指導
 
 


 

研究所  
 
磨潤學
 
 
‧ 課程大綱
課程內容偏重於摩擦與磨耗之基本理論及實驗分析技巧。更進一步探討摩擦與磨耗之抑制方法及潤滑損傷的診斷技術。
‧ 學習目標
1.瞭解磨潤學的原理在高科技時代的重要性
2.瞭解磨潤學的活用方法
‧ 授課方式
教室集中授課
‧ 參考書/教科書
1.磨潤學(自編)
2.E.Rabinowicz,Friction and Wear of materials,wiley-interscience,New York,USA.1995
‧ 課程內容、進度、與閱讀文獻
1.緒論(2週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7.磨粒磨耗理論(2週)
2.表面形態學(2週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8.滾動磨耗理論(2週)
3.滑動摩擦機制(2週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9.腐蝕磨耗理論(1週)
4.滾動摩擦機制(2週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0.鐵相分析技術(1週)
5.摩擦表面溫度(1週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1.磨潤試驗法及參數數據(1週)
6.黏附磨耗理論(2週)
‧ 評量方式
1.期中及期末考式成績占80℅
2.上課出席率考核占20℅
 


奈米加工學

課程大綱
1. 表面化學特性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2. 表面物理特性 
3. 機械化學複合拋光加工 
4. 化學複合磨削加工 
5. 鑽石切削加工
課程目標
1.達成奈米加工,必須先認清加工表面的物理和化學特性。 
2.講授現今最先進的各種奈米加工技術,期望修課同學能迎合奈米科技發展的需求。
授課方式
講授 
評分方式﹝評分標準及比例﹞
出席20%
報告內容30%
期末考50%
參考書/教科書/閱讀文獻
1.日本精密工學會編,1993年,奈米加工技術,日刊工業新聞社,日本東京。 
2.谷口紀男著,1988年,奈米加工的基礎與應用,工業調查會出版社,日本東京。 
3.日本學術振興會第136委員會編,1996年,超精密加工的最尖端技術,工業調查會出版社,日本東京。
課程內容、進度、與閱讀文獻
第1~4週 超精密加工學概論
第5~6週 溫度與力之量測
第7~8週表面化學特性 
第9~10週 表面物理特性 
第11~13週 機械化學複合拋光加工 
第14~16週 化學複合磨削加工 
第17週 鑽石切削加工 
第18週 期末考 

 

瀏覽數: